盒子小说

表面稳定时期 (第2/5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盒子小说】地址:www.hxsw.cc

为应对国内右翼的强烈反对呼声,开始实施杨格计划(the Young Plan),设定了新的赔款数额,每年的平均数额比道威斯计划还要低;协约国取消对德国的管制,1930年6月莱茵兰也将清空所有的军事占领,这比德国人从《凡尔赛条约》中预期的要早5年。在施特雷泽曼任职期间,德国外交似乎获得了许多进展:鲁尔区的外国军队撤出;莱茵兰军事管制取消;德国与邻国邦交正常化;德国加入国际联盟;更容易达成的赔款计划;甚至以和平手段追求修正主义的目的,进而为修改德国东部边界留下余地。

在文化领域,魏玛时期见证了德国在知识上的蓬勃发展以及艺术上的创造。“魏玛文化”产生的影响超越了其所在的时空。在自然科学领域,心理学、心理分析及社会学理论学者讨论、提出了新的思想。在建筑领域,沃尔特·格罗佩斯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,创造出兼具美学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建筑、室内设计和家具风格,流行了大半个世纪。在音乐领域,勋伯格(Schönberg)的创新作品世界闻名,同时,美国的“颓废”爵士乐也在一些圈子中流行,但遭到了广泛的批评。在散文与诗歌创作领域,托马斯·曼、海因里希·曼(HeinrichMann)、埃利希·克斯特纳(Erich Kästner)、莱纳·玛利亚·里尔克(Rainer Maria Rike)、斯特凡·乔治(Stefan Geoge)等人的作品被列入经典。戏剧方面,贝尔托特·布莱希特(Bertolt Brecht)杰作频出,尤其是当他与作曲家库尔特·魏尔(Kurt Weill)进行合作时。现代艺术领域也有一些重要的活动,其中的流派有“蓝骑士”(Der blaue Reiter)、“桥社”(Die Brücke)、表现主义、达达主义、立体派和未来主义等。魏玛共和国时期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利用不同的方式和媒介,分析、揭露、评论自己所处的社会,从阿尔弗雷德·德布林(Alfred Döblin)对魏玛柏林晚期暴力的现实主义的刻画,到格奥尔格·格罗斯(Georg Grosz)、克特·珂勒惠支(Käthe Kollwitz)等人的作品对魏玛社会的夸张描述,或是约翰·哈特菲尔德(John Heartfield)的海报和海因里希·齐勒(Heinrich Zille)关于柏林底层社会的漫画。20世纪20年代还是大众文化扩张和商业化的时代,电影院开了一家又一家,在1929年有声放映机出现之前,一直放映无声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工*******说 春宫 山海伏妖录 四合院:大茂将我从桥底背回后 七彩记:暗君传 听说你很难追 在综艺节目里当万人迷